真空炉模具热处理中存在缺陷及预防方法
- 来源: 天津博纳热
- 时间: 2024-10-23
1、模具表面有软点
缺陷影响:模具表面出现软点会降低其耐磨性,减少使用寿命。
产生原因:
模具表面存在氧化皮、锈斑或局部脱碳。
淬火后冷却介质选择不当,介质中杂质过 多或已老化。
预防措施:
热处理前应清除表面的氧化皮和锈斑,淬火加热时采取保护措施,优先使用真空电炉、盐浴炉或保护气氛炉。
冷却时选用合适的冷却介质,定期过滤或更换长期使用的介质。
2、模具热处理前组织不佳
缺陷影响:模具球化组织粗大不均,容易导致淬火后开裂,甚至报废。
产生原因:
材料中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。
锻造工艺不当,如加热温度过高、变形量小或冷却速度慢等。
球化退火工艺不佳,退火温度或时间控制不当。
预防措施:
选择高品质模具钢,符合模具的工作条件和要求。
改进锻造工艺或采用正火预处理,消除碳化物的不均匀性。
对无法锻造的高碳模具钢进行固溶细化处理。
制定合理的球化退火工艺,采用调质处理和快速匀细球化退火。
保证加热炉内温度均匀性。
3、模具产生淬火裂纹
缺陷影响:淬火裂纹是热处理中最严重的缺陷,会导致模具报废,经济损失巨大。
产生原因:
材料中存在网状碳化物偏析。
机械加工或冷塑变形导致残余应力。
热处理操作不当,如加热或冷却速度过快。
模具形状复杂或厚薄不均,导致应力集中。
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回火不及时。
预防措施:
严格控制材料的内部质量。
改进锻造和退火工艺,消除碳化物的不均匀性。
模具加工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,再进行淬火。
对复杂形状的模具,应采取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。
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时间,防止过热或过烧,及时回火。
4、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
缺陷影响:组织粗大会降低模具的力学性能,增加断裂风险,影响使用寿命。
产生原因:
材料混淆,实际钢材淬火温度低于要求。
淬火前球化处理不当,球化组织不良。
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。
模具在炉中放置不当,靠近加热元件容易过热。
预防措施:
严格检验钢材,防止材料混用。
正确执行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,确保良好的球化组织。
严格控制淬火加热工艺,避免过热或保温过长。
定期校准测温仪器,确保其正常工作。
加热时保持模具与加热元件适当距离。
-
上一篇:气氛炉能用哪些气体